群眾的肯定是我最大的收獲
早上九點,臨澤縣鴨暖鎮(zhèn)派出所所長郎永濤開始入戶走訪,反詐宣傳、矛盾化解、巡邏盤查都是他的日常工作。
十年前,這個二十出頭的稚嫩小伙來到鴨暖鎮(zhèn),成為一名基層民警。“剛開始做群眾工作,破了嘴皮做半天的思想工作,群眾還是不買賬”郎永濤苦笑著撓撓頭。
“后來我就邊聽邊學,跟著所里老民警出警,尋找各種機會與百姓面對面交流,大家很快就對我熟悉了?!比缃?,他走在路上,能和村民嘮點家常,時不時還會被邀請到家里吃個飯。
有一次,鎮(zhèn)上的電管站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:一棵枝繁葉茂的棗樹擋在了即將架設(shè)的輸電線路上,為了確保電力供應(yīng)的安全與穩(wěn)定,這棵樹必須被砍掉。而這棵棗樹,恰好位于牛某家的院后,與鄰居靳某家的地界相鄰。
原本,電管站已經(jīng)與牛某溝通,計劃擇日前來砍伐這棵樹,雙方對此并無異議。然而,在電管站行動之前事情發(fā)生了轉(zhuǎn)折……鄰居靳某竟搶先一步將棗樹砍倒了。這一舉動,讓原本平靜的局面瞬間掀起了波瀾。
牛某得知此事后,心中極為不悅。在他看來,電管站砍樹是公事公辦,無可厚非。但靳某擅自行動,不僅沒有征得他的同意,還仿佛是在挑釁兩家本就緊張的關(guān)系。于是,一場因樹而起的糾紛在兩家之間悄然升級,氣氛劍拔弩張。
接到報警后,郎永濤迅速趕到現(xiàn)場。面對情緒激動、各執(zhí)一詞的雙方,郎永濤深知,這不僅僅是一棵樹的問題,更是兩家多年積怨的一次集中爆發(fā)。他耐心地聽取了雙方的陳述,試圖找到化解矛盾的突破口。
在了解到兩家之間的復雜關(guān)系后,郎永濤心中有了計較。他意識到,要解決這個問題,必須先從情感入手,拉近與群眾的距離,建立信任。幸運的是,郎永濤在之前的工作中,與這兩家人都有過接觸,算是“老熟人”了。
“牛大哥,咱倆認識也不是一天兩天了,你知道我是個什么樣的人。今天這事兒,咱們就公平公正地處理。”郎永濤首先向牛某表明了態(tài)度,語氣中透露出誠懇與信任。
牛某一聽,神色緩和了許多:“郎所長,你這個人實在著呢,我信你。你說怎么辦,我就怎么辦。”
接著,郎永濤又轉(zhuǎn)向靳某,同樣以誠懇的態(tài)度進行了溝通。經(jīng)過一番耐心勸解,靳某也表示愿意聽從他的安排,共同尋找解決方案。
就這樣,在郎永濤的巧妙調(diào)解下,靳某向牛某誠摯道歉,原本劍拔弩張的氣氛逐漸緩和。最終,雙方握手言和。郎永濤感慨萬千:“這次調(diào)解讓我更加堅信,作為民警,經(jīng)常與群眾打交道,保持雙向熟悉很重要。只有讓群眾知道你、了解你,同時你也深入了解群眾,才能真正走進他們的心里,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。”
這次經(jīng)歷,不僅化解了一場因樹而起的糾紛,更讓郎永濤深刻體會到了警民和諧共處的重要性。而這一切,都源于那份對群眾的深情厚誼和不懈追求。
扎根基層多年,整天“泡”在村里,讓他懂得了家長里短,也知道了如何更好解決村里的“雞毛蒜皮”?!盎鶎用窬钪匾木褪钦媲閷嵰狻3鼍瘯r我經(jīng)常想,如果我是當事人我該怎么辦?!崩捎罎f。
采訪過程中,郎永濤還與記者分享了一個令他記憶深刻的故事。華強村五社有個群眾報警,二社群眾澆水時未注意地埂上的老鼠洞,把他蜂箱全部淹了。當時養(yǎng)蜂的群眾要求賠償三萬,澆水的群眾最多只愿賠償五千,調(diào)解沒有成功,雙方不歡而散。“我們就繼續(xù)聯(lián)合村社干部,耐心地調(diào)解了好幾次,最終雙方各退一步,賠償了1萬元損失,雙方握手言和?!崩捎罎貞浧鸢讣咸喜唤^。
在長期的矛盾糾紛調(diào)解過程中,郎永濤逐漸總結(jié)出了小竅門:“宜解不宜結(jié)、宜和不宜激、宜緩不宜急、宜寬不宜嚴”,他深知對于老百姓而言,到法院打官司是無可奈何下的最后一種選擇,而他要做的就是以“如我在訴”的情懷用心、用情開展調(diào)解工作,以情動人、以愛融冰,把大事化小、小事化了,將矛盾化解在源頭。
回想這一年的工作,郎永濤坦言:“2024年的最大感受就是工作節(jié)奏緊張、忙碌。但當我們把群眾的矛盾化解了、案子破了,群眾對我們豎起大拇指的時候,才能真的感受到,最大的收獲,其實是群眾的肯定!”
編輯:劉??穎
責編:魏紅光
審核:徐??燾